劳动模范
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方案
2021-01-06            阅读量:57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建设科技北辰,实现科学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推动北辰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总工会深化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要求,区总工会决定在全区范围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现提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的和意义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在新时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的现实需要。“一次当劳模、一生做表率”,“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是党对劳模的要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促进劳模在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中切实发挥重要的先进引领作用;进一步放大劳模品牌效应,发扬光大劳模精神,在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时期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劳模领军,带动身边职工形成创新团队,为广大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搭建平台,对于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在推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锻造劳模先进的有效途径。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进一步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营造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的浓厚氛围和环境支持,有利于职工在创新中增长才干、展现才华、体现作为、成长成才,有利于发现、培养、选树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劳模、先进典型。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特点和任务
           1、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用劳动模范名字命名,以一名或几名在技术或业务方面有专长、有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劳模为核心,根据任务(课题)需要组成职工参加的创新团队。
           2、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有明显标志、有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活动场所和必要设施、有制度保障、有攻关项目(课题)、有成果评价、有经费支持。
           3、劳模创新工作室应立足于本职、本岗,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线,以实现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等目标需要,技术支撑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高职工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开展群众性的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和“传帮带”活动。在劳模的带领下,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加速器”,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的“发动机”,保持和发展劳模先进性、促进职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
          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标准
           1、有一名或几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全国或市级劳动模范作为核心,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能够组成较为固定的团队;
           2、有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
           3、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规划、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4、有一定的活动经费,保障各项经济技术、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的正常开展;
           5、每年至少有1-2项成果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或认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组建程序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以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为主,由区总工会给予命名、授牌和管理。每年一季度,各基层工会根据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标准,向区总工会提出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申请,区总工会将采取评审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考核认定,对具备条件且通过审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核心劳模的名字命名挂牌。
           申请需上报的材料包括:
           1、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内容包括该工作室成员近年来的工作内容、研究项目和取得的成绩,设立工作室后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等;
           2、工作室的工作规划、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
           3、反映该工作室成员近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绩的照片(3-5张),有条件的可提供相关视频。
           五、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1、区总工会负责全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申报、评选、命名、考核和管理等工作。区总工会每年将根据各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验收情况,给予一次性专项资金支持。
           2、区总工会对全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并及时总结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及时发现工作室涌现出的技术人才和先进人物。
           3、各基层工会负责本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申报工作,在工作室设立、设备配备、人员安排、资金落实、技术推广和技术协作等方面予以协调,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4、一个单位由两名以上劳模时,可以申请成立劳模创新团队。
           六、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要求
           1、各基层工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同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行政)的议事日程。
           2、各基层工会要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认真组织并抓好落实;建立相应工作制度,主动与各方面协调,在人员、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支持和保障。
           3、各级工会要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做好服务。大力宣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深入调研并协助解决劳模工作室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提供所需的技术业务培训和协调各方面的支持。及时总结推广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
           4、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要注重实效。创建工作要与倡导正确的劳动观相结合,与群众性的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创建“工人先锋号”集体相结合,与深化职工素质工程相结合,与创建和谐企业相结合。区总工会每年要对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评价,要注重于传承劳模精神,破解技术难题、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对全区选树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典型给予一定的激励。
           5、各劳模创新工作室每年填报一次《北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情况统计表》以及相关材料;每年“五一”前后,区总工会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予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不出创新成果、流于形式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予以通报,直至摘牌。
           附件:
           1、北辰区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
           2、北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情况统计表


北辰区总工会
201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