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
2021-01-05 阅读量:196

17岁“下乡”成为知识青年,成立“燕子突击队”,带领农村妇女向荒洼要粮,在盐碱地上种庄稼,改变了村子穷面貌。邢燕子,这个名字曾经家喻户晓,她的事迹曾激励和鼓舞了一代人。
人生中十几次进出人民大会堂,邢燕子说每一次心情都无比激动。作为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人,邢燕子一辈子吃了很多苦,也经历了风雨起伏。“我是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一辈子永远跟党走。哪有困难就去哪里,哪有硬仗就到哪里打。”年近耄耋,邢燕子初心未改。
1958年,邢燕子中学毕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她放弃随父母留在城里的机会,只身回到家乡宝坻司家庄村务农,立志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做新中国第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在生产队,她积极解放妇女劳动力,带领农村妇女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结网打鱼,晚上搞生活自救打苇帘子,三个月下来创造了3900多元的副业收入。
1960年冬,为了多开荒地、多打粮,让乡亲们吃饱饭,邢燕子带领“燕子突击队”的队员们一鼓作气开垦了560亩荒地,准备来年开春种麦子。隆冬时节,化肥疙瘩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大伙儿合力将化肥疙瘩一个个轧碎,在满是冰碴儿的地里大干10多天,把560亩地轧了8遍。种子播种后,秋天多收获4万多公斤粮食,帮助乡亲们度过灾荒。
就是凭着这鼓“要使石头长出粮”的干劲儿,邢燕子在那个年代成为“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先后5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3次受到周总理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邢燕子曾担任过不同的领导职务。退休前,她是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是邢燕子对自己的评价。身居领导干部职位,邢燕子依旧心系农村、扎根基层。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专家学者、深入农家座谈,沿着丰产河逐一排查排水口、取水化验水质……完成了《天津市北运河水污染问题的报告》和《保护丰产河水免受污染的报告》两个调研课题,为保护水质、防止污染提出自己的见解。退休后,邢燕子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还自学书法、绘画,晚年生活朴素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