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
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2021-01-05            阅读量:145



        穆祥友 男,1946年生,回族,天穆村人,中共党员。

      1962年回乡务农。1975年后,历任村革委会副主任、党组织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农工商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1986年起连续当选北辰区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届人大代表。1988年起连续当选天津市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届人大代表。1987年起连续当选全国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他结合镇域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点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保持农村稳定。发挥地域、民族两大政策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开拓新产业,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加工、制造、地产、服务、旅游等产业。先后投资2亿元在铁东都市产业园建成现代化的天穆分园,厂房面积达15.8万平方米,并成功引进台湾新宝电器有限公司、禹宏防水有限公司等35家高新企业入驻。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具民族特色的“天穆骨科医院”,在华北地区和香港、东南亚等地区都享有盛誉,年上缴集体500余万元。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33亿元,村集体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在全村实行了奖学金、合作医疗、丧葬补贴、为老年人过生日等村民福利制度。投入5000余万元,为全村3600名职工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为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每月发放退休金。逢年过节组织党员干部慰问困难群众,使广大村民生活有了保障。每年拿出专款鼓励游泳队、冬泳队、村民秧歌队、摔跤队、花毽队、空竹队等民间组织参加各类运动比赛,有的项目在全国和市、区级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1996年创建的民族职专成为全国重点学校,培养的12个民族2000多名学子已播撒在全国多个民族地区,部分学生还走出了国门,学校有很好的教学声誉。天穆村有2.4万村民,回族村民占80%以上,是全市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回族聚集区。天穆村清真南、北两寺是回族群众聚礼之处,历经600年风雨已风化破损,为了修建好清真寺,他反复征询群众意见,亲自参与研究修建方案,多方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使天穆村两座清真寺修缮一新,为回族群众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特别是37米高的北寺望月楼,成为天津地区穆斯林标志性建筑。

      1997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天津市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务院表彰。